城市洪涝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阅读: 发布人: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建云

  我国城市洪涝问题是气候变化和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开发活动的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严重偏低,除涝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必然产物。建设性能优越、能适应复杂条件和需求的城市洪涝应急管理系统,是科学应对城市突发性洪涝灾害的迫切需要。张建云院士在分析国内城市洪涝的基本形势与成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包括洪涝信息立体感知与监控技术、洪涝精细化模拟与三维仿真技术、洪涝智能预警应急技术、基于云计算的系统服务平台等城市洪涝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关键技术。同时张院士认为城市洪涝灾害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提出如下建议,供业内人士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参考:

  (1)科学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推进洪涝源头治理。建议在新城发展和旧城改造中,坚持规划先行、适当超前的原则,将排水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专门考虑。(2)提高城市洪涝综合减控能力,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治。我国诸多城市,一方面常遭遇内涝之苦,一方面又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营建雨水调控与利用的实用设施。(3)打破条块化管理模式,推进城市洪涝一体化治理。我国城市洪涝治理涉及市政、水利、公安、交通等诸多方面,但长期以来面临着来自于行政管理分割的挑战。目前,在多数城市地下管道与河道排水,无论在设计还是管理上还处于分割状态,但这二者是一个统一整体,两者需要合理衔接。因此,科学应对和治理城市洪涝,须打破条块化管理模式,坚持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和联合调控,推进城市排水与防洪一体化管理,将城市洪涝管理系统纳入国家防汛抗旱管理体系中,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推进,城市强暴雨事件不断增加;下垫面变化改变了产汇流规律,导致暴雨洪水峰高量大,城市洪涝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高度重视。洪涝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要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本身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快建立先进的洪涝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科学调度决策,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强城市的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城市洪涝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涉及信息的立体感知与监控技术、洪涝精细化模拟与三维仿真技术、灾害评估和智能预警技术等,需要加强相关科学研究。

  • 电话:173-1753-8277
  • 网址:http://www.ifufc.com
  • 地址: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广西中路777弄上海多媒体产业基地华清大厦505室
  • 邮编: 200072

技术支持: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沪ICP备12034678号-4 公网安备 31010602000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