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水行动”ing!网格化治水、河道警长、清污分流...齐上阵!
阅读:次 发布人: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河长制、网格化治水、清污分流...在广州“治水行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广州有河长3030名,湖长828人,自然村河段长3296名。此外,还创新设置九大流域河长,实现了河长湖长全覆盖。通过“掌上治水+强化问责”手段,层层压实了河长责任,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在“掌上治水”方面,逐步建立起“五位一体”河长管理信息系统。
河长制
数读:
■ 全市市级河长巡河22人次,区级河长巡河2833人次,镇街级河长巡河22985人次,村居级河长巡河139875人次,巡河22.84万公里。
■ 河长上报问题23484个,办结21055个,办结率达89.66%。(数据截至5月15日)
河涌的治理也离不开日渐强大的民间力量。目前全市有民间河长1119人,3972名党员认领559个河湖,成立165支2087人参加的护水队,并涌现出车陂女子凤船队、“乐行驷马涌”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一批民间组织。
同时,广州还在探索河道警长制的新模式,如海珠区全区18名派出所所长作为河道警长,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水。
网格化治水
网格化治水,是今年治水的亮点之一。按照“小切口,大治理”的理念,依托全市19660个社会治理网格,建立起以网格为单元的治水体系。
数读:
■ 全市已落实17810个网格, 16826名网格员,全市2712个村(居)开展了污染源数据,占全市村(居)总数的99.56%;
■ 村(居)上报污染源总数为48244个,其中水体9771个,“散乱污”场所10625个,临河违建2665个,畜禽养殖场704个,排水口7086个,垃圾黑点17393个。(数据截至5月15日)
目前,列入第一轮(1月10日-4月10日)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任务的5826个污染源,已整治销号5792个,整治率为99.42%。4月10日开始的第二轮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整治销号量为3762个,截至5月15日,全市已完成2922个,整治率为77.67%。
接下来,将持续开展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工作,对 “散乱污”场所、临河违建、垃圾黑点等污染源逐个整治,直至销号。
清污分流
在“清污分流”方面,全力整治合流箱涵。对沙河涌、景泰涌、车陂涌等河涌开展了清污分流试点,杜绝山泉水进入、河湖水倒灌,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大幅提升污水处理进水浓度。
以猎德污水厂及其服务片区为例,经过管网错混接整改、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洗井洗管等一系列工作,猎德污水厂进水COD浓度提升约60mg/L,提升幅度30%以上,其服务范围内的沙河涌、员村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还对污水厂尾水进行再生利用。结合污水厂布局优势,利用污水厂出水透明度高、溶解氧高、氨氮含量低的特点,将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补入河涌,流域内的沙河涌水质改善明显,保障了河涌的生态流量,恢复了水生态系统。
市民看法
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4.2%的市民认为建设美丽宜居花城过程中成效最为显著的工作是“黑臭河涌治理”,88.6%的市民对广州打赢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攻坚战充满信心。
当然,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工程,“治水行动”仍在紧张进行中!
存在问题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表示,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工程,黑臭水体治理的阶段性成果还很脆弱,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任务艰巨,仍有8条黑臭河涌没有达到“初见成效”的基本要求,且涉河违建、“散乱污”治理历史欠账太多,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部分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
下一步工作
市水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行动,攻坚克难,坚决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为人民群众创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