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适应新体系,强化新担当 —北京汛期气象保障服务多手抓多手强

阅读: 发布人: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今年汛期,北京地区一般性降水24小时预报准确率比去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雷电预警和冰雹预警的发布时间提前量分别比去年增加了52分钟和9分钟;2019年北京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等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防汛工作万无一失;睿图临近数值预报子系统0-2小时数值预报产品正式上线,为预报员在雷暴发展演变研判方面提供科学支撑……

  在今年北京市机构改革调整后的首个汛期中,北京市气象局根据全市防汛抗旱机构职责、人员组成、运行机制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与应急、水务等防汛重点部门在会商联动、信息通报、数据共享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调度、扁平指挥、双岗保障”的防汛工作体系。

  变的是体系,不变的是使命和责任。“要强化会商研判和科技手段运用,推进分区域、分时段的递进式预报预警、跟进式服务,提高预报预警精度,尤其要加强局地性、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要加强与河北、天津地区的雨情监测预报信息共享,密切关注周边跨界地区的雨情汛情,特别是上游地区的降雨量、来水量。”整个汛期,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等领导先后20余次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作出指示和要求,北京市气象局扎扎实实将其落到实处。回顾今年全市6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气象部门与各防汛单位紧密联动的节奏有序而有力。

  应需而动,北京市气象局为电力、交通、排水、旅游等重点行业部门提供及时跟踪气象保障服务,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电力公司等加强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重点保障市区早晚高峰交通指挥调度工作。24小时实时在线的视频会商系统,让防汛部门应对突发天气第一时间收到天气预报、启动响应进入了快车道。“一看到视频会商系统中气象工作者忙碌着的画面,我们的防汛工作就更有底气。”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斌说。

  今年北京大事多、喜事多,多项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的气象保障服务成为北京市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北京世园会开幕以来,游客数量突破700万人次。汛期与暑期重叠,成为北京世园会迎接大客流的重点时段。北京市气象局依托设立在北京世园会运营指挥中心的世园气象台,通过参加指挥中心组织的每日调度会、发布《世园会气象服务专报》等方式,为园区日常运营和会期内各项大型活动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

  在延庆小海坨山,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每当高影响天气来临前,区委、区政府和各相关施工单位都能收到延庆区气象局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各单位据此启动预响应或随时调整响应级别,为施工任务顺利进行提供重要支撑。

  眼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时刻即将到来,寓意为“凤凰展翅”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此前,大兴国际机场组织了多次试飞。大兴区气象局重点关注机场周边天气情况,与南苑机场、河北省气象局等加强联防联控,提升精准保障服务水平。

  2019年篮球世界杯、卢沟桥抗战纪念活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活动或重点工程中,也有朝阳、海淀、丰台、通州等区气象部门保驾护航的身影。

  抢抓契机,北京市气象局通过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公益宣传片、举办“气象科技体验展”、联合市政府新闻办开展主汛期微访谈直播等方式,加强气象知识及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将新媒体融入气象信息传播,制作可视化气象服务产品,针对台风“利奇马”外围云系影响北京、持续高温天气等热点话题及时做好提示和科普解读,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防灾减灾中。

  • 电话:173-1753-8277
  • 网址:http://www.ifufc.com
  • 地址: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广西中路777弄上海多媒体产业基地华清大厦505室
  • 邮编: 200072

技术支持: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沪ICP备12034678号-4 公网安备 31010602000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