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UFC嘉宾预告|安博集团全球气候适应性和景观建筑部门总监 Henrik S. Olsen先生莅临大会作精彩发言!

阅读: 发布人: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于11月14-15日在广州召开,组委会诚挚邀请安博集团全球气候适应性和景观建筑部门总监亨瑞克·S·奥尔森先生在会上作精彩发言,敬请期待!
 
      亨瑞克先生拥有丹麦技术大学水力学硕士学位。在超过 25年的工作生涯中专注于水务市场,为区域地方当局、公用事业公司、政府和私人开发商提供服 务。他了解先进的水力计算、水文和污水规划、洪水风险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水资源综合管理、气候适应性研究、风暴潮防护和蓝绿基础设施规划。
 

      亨瑞克先生现任安博集团(Ramboll)全球气候适应和景观建筑部门总监,该部门专注于在解决洪水问题的同时创造宜居的解决方案。安博集团全球拥有 15000名专家,在全球 30个国家地区。气候适应性和景观设计部门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等 9个国家拥有 350名员工,设计项目遍及世界 20多个国家。完成 了很多颇具代表性的荣誉项目,包括荣获 ASLA奖的哥本哈根防洪排涝规划、荣获 ASLA/WAF奖的新加坡的碧山公园、荣获 IFLA奖的中国的天津文化中心等。

 

 

演讲题目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哥本哈根和纽约实践为例

 

演讲大纲

 

       2011年 7月 2日,哥本哈根经历了一场千年一遇的暴雨,城市中心大面积区域被淹没,造成 10亿欧元的损失。这也成为 2017年欧洲发生的最严重、代价最高的灾难。以此事件为契机哥本哈根市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 HOFOR决定开始制 定一份暴雨管理规划,该暴雨管理规划经过专业分析测算,最终筛选出 300多 个不同的项目,以防止城市在未来被洪水淹没。安博集团与其他顾问一起参与 制定用于选择预期将带来最大效益的项目的方法。方法包括 4个步骤:明确风险、规划和设计、预估效果和评估成本。

       在规划设计阶段,与公民、基础设施所有者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安排了一系列研讨会。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估算成本,不仅考虑了建筑成本,还考虑了“社会经济效益”(如精神压力和伤害)、“避免损害”(即减少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害)和“附加值”(如提高宜居性)。

一系列的项目用以实施这一策略来避免洪涝灾害采--不仅采用传统的管道和泵站解决方案,还有采用蓝绿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蓝绿基础设施即使在不下雨的时候也能够为城市创造价值。

        2015年,在纽约市遭遇与2011年哥本哈根同样的洪水灾害后,哥本哈根与纽约市签署了一份旨在交流应对气候挑战解决方案的气候适应协议。这两个城市之 间的合作有不同的范围——其中之一是根据哥本哈根防洪排涝规划的经验为纽约市制定一个“暴雨弹性规划研究”。基于其长期泛洪的历史和已经在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选取皇后区东南部为试点区域。该项暴雨弹性规划研究现在 已定稿,研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项目——从传统的灰色解决方案到提高宜居性并在下大暴雨时有蓄洪功能的城市公园。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14日-15日  

活动地点 

中国·广州逸林假日酒店

活动介绍

组织机构

主 办 单 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

承 办 单 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国际静压桩学会(IPA)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 持 单 位: 

广州市水务局

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

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

协 办 单 位: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媒体:

新华社、央视网、光明网、人民日报、凤凰卫视、文汇报、中国市政工程、隧道网、中国防汛抗旱、水利水电技术

官 方 网 站: http://www.ifufc.com/

大会组委

名誉主席:郭允冲、胡四一

大会主席:张建云

执行主席:吴学伟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大会副主席:王  炯、王银堂、安耀辉、张  悦、邱瑞田、

徐宗学、程晓陶  

顾问委员会:

丁一汇、王  浩、王 超、孙  钧、朱合华、任南琪、李明安、杨国祥、曲久辉、陈政清、周文波、侯立安、俞孔坚、夏  军、聂建国、袁  勇、郭仁忠、日下部 治(日)、Roger Focluen(英)、Ian Cluckie(英)

专家委员会:

马京津、王广华、王洪臣、王恒栋、车  伍、尹文选、冯明谦、宁平华、白  云、吕  娟、朱浩川、朱闻博、许月萍、向立云、刘书明、刘桂生、孙跃平、杨  涛、杨向平、张  辰、张  韵、张春松、张建频、张胜雷、张颖娴、李王锋、陈国主、陈洋波、束  昱、周  琪、周建华、竺维彬、郑兴灿、赵敏华、郭祺忠、唐建国、高均海、黄  瑾、黄 昊、龚海杰、章卫军、谢映霞、郑能师(德)、森田 弘昭(日)、Mark Van Loosdrecht(荷)、Michael Ro(英)、Ong Choon Nam(新)、Slobodan P.Simonovic(加)、Asit K Biswas(加)、Henrik Søgård olsen(丹)

筹备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林家祥

副主任委员:张 松、熊正元、宋文波、邓  艳

委      员:

王  蓓、关铁生、孙志勇、李  丹、金君良、陈贻龙、段小梅、魏立新 

秘  书  处:程  烨、郭守成、王瑞雪

日程安排

大会部分议题

1.雨洪资源利用与排水论坛

日本防洪管理背景现状和未来;

海绵城市下垫面数字化技术及智能化应用;

城市雨水径流综合管控平台与辅助决策系统研究及示范

东京城市地下空间防雨水入侵系统技术的启示与借鉴

深圳河湾片区城市洪涝模型研究与应用;

城市化对洪水的定量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智慧城市与水资源的协调之道(拟);

2.城市水利与防涝论坛

雨洪管理中的蓝绿统筹思想(拟);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哥本哈根和纽约实践为例;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暴雨风险及应对;

静压植桩工艺在城市洪涝灾害中的技术应用及案例分析;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与工程设计;

城市内涝防空的竖向设计和“大排水”系统构建;

3.水生态环境论坛

蓝绿基础设施做为城市安全保障与健康发展的根本

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理念——城市水系统构建模式示例;

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环境治理(拟);

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分类及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

高强度城市建成区洪涝灾害治理;

水系治理的生态与景观;

粤港澳大湾区水陆资源优势及发展分析;

  • 电话:173-1753-8277
  • 网址:http://www.ifufc.com
  • 地址: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广西中路777弄上海多媒体产业基地华清大厦505室
  • 邮编: 200072

技术支持: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沪ICP备12034678号-4 公网安备 31010602000731号